問自然界最寶貴的資源是什么?毫無疑問,土地是排在第一位。
土壤是陸地植物著生的基地,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,沒有土地人類就無法發展農業、種植糧食來養活自己。為了發展農業,地球上沒有被冰雪永久覆蓋的陸地已經有40%被人類開辟成農田了。
隨著人們對有機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,做有機農業的人也越來越多。而有機農業對土壤的要求又特別高,因此保護土壤、留取更多健康、營養豐富的土壤以供發展有機農業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當前土壤污染情況嚴重
全球土壤面臨的現狀
根據聯合國2015年發布的《世界土壤資源狀況》指出,全球土壤目前面臨嚴重威脅。例如,侵蝕導致每年有250-400億噸表土流失,從而導致作物產量、土壤的碳儲存和碳循環能力急劇下降,養分和水分也明顯減少,由此造成的谷物年產量損失約760萬噸。另外,土壤中的鹽分累積導致作物大量減產,甚至顆粒無收等等。
中國土壤面臨的現狀
我國土壤問題也非常嚴重,例如長三角地區至少10%的土壤基本喪失了生產力。而其他各地區都存在嚴重的重金屬污染狀況,甚至很多地方的農田和菜地都受到各種有毒重金屬的危害。
如果用這樣的土壤來種植農作物,那么人們吃到的食物都是被污染過的,無法真正為人們提供營養和健康,吃了反而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。
那怎樣的土壤才夠豐富呢?
首先,要有良好的土壤結構。
一般來說,結構良好的土壤一般包含了固體、空氣和水分,即:①土壤中的各種巖石碎屑、礦物顆粒以及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殘體;②土壤溶液或者土壤水;③土壤空氣或土壤中未被水占據的空隙部分。而理想的土壤中,固體物質占50%,空氣和水分一般各占25%;土壤中的固體部分又大約含有38%的礦物質和12%的有機質。
其次,富含豐富的有機質。
有機質能夠增強土壤的保水、保肥能力。有研究表明,土壤中的有機質從2%降低到1.5%,土壤的保肥能力就下降14%左右;而土壤中的有機質從1%上升到3%,土壤的保水能力就增加6倍。
另外,有機質能為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供主要的養分和能量。在豐富的有機質下,土壤中形成龐大的食物網,構建健康的生態系統,而這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就是土壤活力的來源。
最后,有豐富的微生物。
土壤中含有足夠多的微生物,就說明土壤越肥沃。1畝地耕層土壤中,微生物的重量有幾百斤到上千斤。
那微生物在土壤中有何作用呢?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個。
一是分解有機質: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,需要經過微生物才能腐爛分解,釋放出營養元素和形成腐殖質,給作物提供營養;
二是分解礦物質: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,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,以利作物吸收利用;
三是固定氮素:有些微生物可以固定氮菌,你那個利用空氣中的氮素作為食物,在它們死亡和分解之后,這些氮素就能夠被作物所吸收利用,成為作物生長的養分。
發展有機農業,如何恢復土壤營養?
面對受嚴重污染的土壤,人類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進行補救的話,想要獲得健康、安全的食物來維持我們的日常飲食和生活就更加困難了。那有機農業如何恢復土壤營養呢?
深翻土壤,改善土壤結構
要想發展有機農業,就必須重視土壤的健康!發展有機農業前,土壤應該先停止耕種,等過了3-5年的轉換期才能采取措施來恢復土壤營養。可以在種植作物前深翻土壤,改善土壤的結構,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氣性。
另外,還應該對土壤進行檢測,再根據土壤營養元素施用有機肥,提高土壤肥力,為有機農作物提供更多生長所需的營養。
利用秸稈與沼氣,增加有機質
秸稈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,通過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。另外沼氣殘渣也是一種對土壤有益的肥料。利用秸稈和沼氣,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,豐富土壤營養。
蚯蚓和生物培肥,增加微生物
有機農業可以通過蚯蚓和微生物肥料來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。蚯蚓可以將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為可供植物吸收的養分,增加土壤肥力。而微生物肥料能夠加速礦物質的分解,釋放微量元素,讓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增加。
發展有機農業,主要就是需要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土壤中的營養成分。只有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足夠豐富,才能夠種出健康、安全、營養豐富的有機食品。
【溫馨提示】文中部分內容來源網絡,版權歸屬原作者,若有不妥,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,謝謝。